形态描述
♀:体长6.0mm;前翅长4.8mm。
头:触角33(+)节,第3节长是第4节的1.3倍,第3、4节长分别为其宽的2.1和1.6倍。下颚须长度为头高的1.3倍。背观复眼长为上颊长度的2.7倍;上颊在复眼后方明显收窄。后头脊完整,腹方近口后脊,但不与口后脊汇合。OOL:OD:POL=4:3:3.头顶和上颊明显具刻纹;额平坦,有光泽,具刻纹。脸中央稍隆,具细横皱纹。唇基明显凸出,具刻皱。口窝宽度为脸宽度的0.45倍。颊光滑,颚眼距为上颚基宽的1.0倍,侧观为复眼长度的0.28倍。
胸:长度为高度的1.8倍。盾前凹深,小;前胸背板侧前方中央具平行光滑粗短刻纹.后方中央平行细皱状刻纹,其余具刻纹。基节前沟近中央存在,浅,具少许平行短刻皱;中胸侧板前缘和背方具刻纹,后半中央光滑,其余皮革状。后胸侧板大部分细皮革状,仅最后缘和下缘具皱纹。中胸盾片无光泽,细皮革状;盾纵沟窄,浅,后方汇合,汇合处不凹入,具皱纹;小盾片皮革状,基半具侧脊。后胸背板基半具中纵脊。并胸腹节中纵脊完整,具不规则刻纹。
翅:前翅1-SR+M脉稍曲;r:3-SR:SR1=8.5:15:38;SR1脉稍弯曲;2-SR:3-SR:r-m:10:15:7.5;1-CU1:2-CU1=6:14;cu-a脉稍外斜,近垂直。后翅1r-m脉长,显著外斜;M+CU:1-M=23:15;缘室平行;SR脉不着色;2-SC+R脉四边形。1-M脉斜,cu-a脉近垂直于M+CU脉,有m-cu脉,不着色。
足:跗爪腹面具栉齿。后足基节近光滑;后足腿节、胫节和跗节长分别为宽的5.1、11.5和9.5倍;后足跗节为其胫节长的1.0倍;后足胫节距长分别为其基跗节的0.31和0.27倍。
腹:第1背板长是端宽的2.8倍,两侧近平行,稍向端部收窄,具纵刻条和中纵脊;第2背板及以后背板强度侧扁,刀状,背观向腹末端收窄。第2背板长度是第3背板的3.2倍;基区中等大小,光滑;具明显光滑的纵刻条和中纵脊,第3背板(除最基部)和以后背板光滑。第2-3背板具锐的侧褶,背板间无明显的缝。产卵管鞘长是前翅的0.08倍。
体色:黑色,头部的顶眼眶和后日艮眶、复眼下缘以下部分(包括须)、胸部的前胸背板侧面后下角、中胸侧板大部分和腹板、后胸侧板和足黄色至红黄色;触角褐色。翅透明,痣黄色,四周褐色,脉褐色。
头:触角33(+)节,第3节长是第4节的1.3倍,第3、4节长分别为其宽的2.1和1.6倍。下颚须长度为头高的1.3倍。背观复眼长为上颊长度的2.7倍;上颊在复眼后方明显收窄。后头脊完整,腹方近口后脊,但不与口后脊汇合。OOL:OD:POL=4:3:3.头顶和上颊明显具刻纹;额平坦,有光泽,具刻纹。脸中央稍隆,具细横皱纹。唇基明显凸出,具刻皱。口窝宽度为脸宽度的0.45倍。颊光滑,颚眼距为上颚基宽的1.0倍,侧观为复眼长度的0.28倍。
胸:长度为高度的1.8倍。盾前凹深,小;前胸背板侧前方中央具平行光滑粗短刻纹.后方中央平行细皱状刻纹,其余具刻纹。基节前沟近中央存在,浅,具少许平行短刻皱;中胸侧板前缘和背方具刻纹,后半中央光滑,其余皮革状。后胸侧板大部分细皮革状,仅最后缘和下缘具皱纹。中胸盾片无光泽,细皮革状;盾纵沟窄,浅,后方汇合,汇合处不凹入,具皱纹;小盾片皮革状,基半具侧脊。后胸背板基半具中纵脊。并胸腹节中纵脊完整,具不规则刻纹。
翅:前翅1-SR+M脉稍曲;r:3-SR:SR1=8.5:15:38;SR1脉稍弯曲;2-SR:3-SR:r-m:10:15:7.5;1-CU1:2-CU1=6:14;cu-a脉稍外斜,近垂直。后翅1r-m脉长,显著外斜;M+CU:1-M=23:15;缘室平行;SR脉不着色;2-SC+R脉四边形。1-M脉斜,cu-a脉近垂直于M+CU脉,有m-cu脉,不着色。
足:跗爪腹面具栉齿。后足基节近光滑;后足腿节、胫节和跗节长分别为宽的5.1、11.5和9.5倍;后足跗节为其胫节长的1.0倍;后足胫节距长分别为其基跗节的0.31和0.27倍。
腹:第1背板长是端宽的2.8倍,两侧近平行,稍向端部收窄,具纵刻条和中纵脊;第2背板及以后背板强度侧扁,刀状,背观向腹末端收窄。第2背板长度是第3背板的3.2倍;基区中等大小,光滑;具明显光滑的纵刻条和中纵脊,第3背板(除最基部)和以后背板光滑。第2-3背板具锐的侧褶,背板间无明显的缝。产卵管鞘长是前翅的0.08倍。
体色:黑色,头部的顶眼眶和后日艮眶、复眼下缘以下部分(包括须)、胸部的前胸背板侧面后下角、中胸侧板大部分和腹板、后胸侧板和足黄色至红黄色;触角褐色。翅透明,痣黄色,四周褐色,脉褐色。
国内分布
其它信息
鉴别特征:本种与侧腹脊茧蜂A. compressor(Herrich-Sch?ffer)相似,但本种体黑色,并胸腹节具刻纹等特征可与后者区别。